工業4.0(Industry 4.0)是德國政府《高技能戰略2020》斷定的十大未來項目之一,并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旨在支撐工業領域新一代革命性技能的研制與立異。我國首套工業4.0流水線也現已露臉第十六屆我國工業飽覽會。 布景: “工業4.0”研討項目由德國聯邦教研部與聯邦經濟技能部聯手贊助,在德國工程院、弗勞恩霍夫協會、西門子公司等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建議和推進下構成,并已上升為國家級戰略。德國聯邦政府投入達2億歐元。 德國政府提出“工業4.0”戰略,并在2013年4月的漢諾威工業飽覽會上正式推出,其意圖是為了進步德國工業的競爭力,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占據先機。該戰略現已得到德國科研機構和產業界的廣泛認同,弗勞恩霍夫協會將在其部屬6-7個生產領域的研討所引進工業4.0概念,西門子公司現已開始將這一概念引進其工業軟件開發和生產操控體系。 內在: “工業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操控向渙散式增強型操控的基本方式改動,方針是樹立一個高度靈敏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方式。在這種方式中,傳統的行業邊界將消失,并會發生各種新的活動領域和協作方式。發明新價值的進程正在發生改動,產業鏈分工將被重組。 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以為,“工業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作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或革命性的生產辦法。該戰略旨在經過充分利用信息通訊技能和網絡空間虛擬體系—信息物理體系(Cyber-Physical System)相結合的手法,將制作業向智能化轉型。 “工業4.0”項目主要分為三大主題,一是“智能工廠”,要點研討智能化生產體系及進程,以及網絡化分布式生產設備的完成;二是“智能生產”,主要觸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辦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能在工業生產進程中的使用等。該方案將特別重視招引中小企業參加,力求使中小企業成為新一代智能化生產技能的使用者和受益者,一起也成為先進工業生產技能的發明者和供應者;三是“智能物流”,主要經過互聯網、物聯網、務聯網,整合物流資源,充分發揮現有物流資源供應方的功率,而需求方,則能夠快速取得服務匹配,得到物流支撐。 方針: 德國制作業是國際上最具競爭力的制作業之一,在全球制作配備領域具有領頭羊的位置。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德國專心于立異工業科技產品的科研和開發,以及對雜亂工業進程的辦理。德國具有強壯的設備和車間制作工業,在國際信息技能領域具有很高的才能水平,在嵌入式體系和自動化工程方面也有很專業的技能,這些要素一起奠定了德國在制作工程工業上的領軍位置。經過工業4.0戰略的施行,將使德國成為新一代工業生產技能(即信息物理體系)的供應國和主導市場,會使德國在持續堅持國內制作業發展的前提下再次提高它的全球競爭力。
|